·关于举办2023年机关教... 10-08 
·关于召开机关、集贤学... 03-08 
·关于举办2022年机关教... 10-09 
·关于开展3•12植树节植... 03-10 
·关于举办庆祝2022年“... 02-28 
·关于举办机关与茶学院... 11-16 
·关于调整机关分工会小... 10-09 
·2021年机关(含集贤学... 06-17 
·关于机关党委“两优一... 06-09 
·关于组织机关教职工参... 05-20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前沿 >> 正文
解读“华西模式” 思考体制改革——记华西村之行
作者: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2-06-07 点击量:
 

浙江农林大学 付八军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人们通常将产业结构划为三次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从这一点来看,农业是最古老、最传统的产业。可以说,每个人的祖先都是农民,每个人的故乡都在农村,每个人的祖业都是农业,每个人都与“三农”有着牵扯不断的关系。“三农”问题的发展,终极走向“三化”,即农民知识化、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中国的发展史是一部农民的发展史,从世界范围来看,同样如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只占到总人口的3%左右,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还能远销国外,正是因为其实现了“三农”“化”。

在我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可以说,中国的崛起,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三农”问题有没有解决好,“三化”问题有没有实现好。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三农”问题,仍处在多元探索、艰难跋涉的“三化”进程之中。在众多的农村改革模式中,华西模式无疑是最具典型性、最值得研究的发展模式之一。

无论评价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应该把握三点:第一是客观评价;第二是全面评价;第三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从不少网友对华西模式及其创造者吴仁宝先生的评价来看,他们或许做到了客观评价,没有做到全面评价,更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例如,有人说“华西村压根儿就是一个现代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混合怪胎”。应该说,这种评价不够全面,也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2012年6月2日,在华西村转了一圈之后,再结合相关资料,我对华西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华西模式是中国改革与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首先,其共同致富的丰功伟绩不容否定。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学会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要学会采用比较的视角看问题,既要纵向比较,更要横向比较。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华西村由一个贫穷落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落,一跃成为经济发达、名噪全球的“天下第一村”,这种变化与进步充分说明吴仁宝先生及其华西模式是成功的,成绩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足及有待完善的地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当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背井离乡、远赴他乡、日夜劳作,一年下来也只能赚上人均3万元左右的时候,华西村民却能在自己的家乡、获得人均每年数十万的收入、享受免费的医疗与教育,在这样的成绩面前,我们的批评都是希望华西模式运作得更好。有人会说,华西村地处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地理位置好,与其他地方的村落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为何华西村的周边一些村落,纷纷加入华西村呢?在江苏无锡的其他村落,有没有这么成功的模式与业绩呢?在吴仁宝先生的报告中,提到了2011年华西村民人均交税58万元,中国有多少这样的交税村落?因此,我们首先要肯定吴仁宝先生及其华西模式,我们的任何批评与建议,都是也只能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这既是做人的底线,也是谋事的底线。

其次,其逆潮而行的华西模式具有研究价值。在我看来,吴仁宝先生创造的华西模式,其功绩不只是创造了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制度财富,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这种模式,远远不只是针对农村的改革,仅仅当作新农村建设的范例,而会让我们由此联想到整个中国的改革,甚至在追索最佳的社会治理模式与政治体制改革。

在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有不少重大运动与变革是由农民发起的。例如,历史上多次的改朝换代,是由农民揭竿起义而造成的;新中国的成立,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新中国的建设,从某个角度来说,同样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立下生死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签订全国第一份包干到户合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此后,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为主的责任制迅速在中国得以推广。到1987年,全国有98%以上的农户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可以说,小岗村的改革,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潮中,华西村并没有分田到户,他们在坚持与完善人民公社制度的基础上,兴办了多种产业,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吴仁宝先生带领华西村,率先闯出了一条改革创新、共同富裕的道路。时至今日,如前所述,这条道路被证明是成功的。但是,在人民公社推行困难的条件下,华西村坚持原有模式为何成功?在国有企业普遍疲软的背景下,华西模式为何能够欣欣向荣?在那些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落后的现状下,坚持集体经济的华西村落为何能够蓬勃发展?在历史上,有着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的改革,但最终都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为何华西模式却能坚持40多年而依然熠熠生辉?人类社会上进行的各种改革与尝试,我们不能仅当作历史文化现象来观赏,更要作为案例来研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踏着前人的足迹不断进步。应该说,华西模式留给世界的最大财富,或许不只是小小华西村落的崛起,而是其模式所蕴含的思想与理念。

华西模式成功的秘密武器在哪里呢?这正是我们探寻的目标所在。不少人认为,华西村与河南省的南街村、天津的大丘庄一样,都是文革时期山西大寨村的翻版,由一位强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只是由于华西地处苏南经济富裕地带,且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从而使这种集体经济具备了较好的天时地利,能够走向成功。确实,华西模式的成功,正是强人政治的内因与天时地利的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964年,国家提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吴仁宝先生正是通过“农业学大寨”,积累了资本,创办了工厂。改革开放后,华西村仍然坚持集体化道路,凭借原有的经济基础,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迅速抢占了市场先机。实现经济发展后,华西村利用集体经济的优势,不断扩大再生产,成就了现在富裕的华西村。

不过,在内因与外因的比较来看,内因还是最为关键的。可以说,华西模式的成功,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有一位英明而又果敢的领导,他有理想、有魄力、有远见,具有真正的大智慧与大境界,有能力把大家凝聚起来,能够将人性的弱点降到最小,通过集体的力量发展经济,最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尤其在集权制模式的背景下,有没有一位好领导最为重要。有了这样的领导,可以利用既定的天时与地利做出尽可能大的业绩,甚至可以创造出天时与地利。当然,这样的领导,非常难寻。正因为如此,类似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模式往往都难以实现,实现了也往往难以长久。这就像过去的封建王朝,有一位英明的君主,往往能够国泰民安,一旦君主昏庸,则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正所谓“君主清则国清,君主昏则国昏”。突破长治久安的瓶颈,还在于有一套好的管理体制,包括选贤与能的机制,这就是民主制。但是,华西模式的成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将其积极的因素与真正的民主制融合,或许能够找到最有效的管理制度。

再次,其别具一格的建筑与制度富有文化意蕴。知识是相通的,能力是流动的,这是我一贯坚持的观点。例如,一位能够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人士,如果他有心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话,同样也会成为知名的真正学者。反之亦然。吴仁宝先生能够在华西村走出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也就同样能够在华西村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华西文化,这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也包括中层的制度文化,最后都上升为深层的精神文化。无论哪个层面的文化,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以物质文化为例,华西村许多建筑都具有积极因素,值得肯定。例如,据资料介绍,农民公园内有“鹊桥相会、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刘备点将、十二生肖”等塑像景点。鹊桥周围有五条牛,池中浮鳄鱼,以示居安思危。砖窑洞,是华西村过去的烧窑制砖处,窑中置圆形会议室。壁画有“毛主席住窑洞”、“薛平贵回窑”等,现在成为村干部的会议室,以示富了不忘过去。公园围绕“龙啸池”,建有“花甲亭、古稀亭、喜耋亭、庆耄亭、期颐亭”。华西人年届八十寿,即在“喜耋亭”设宴庆祝。到“期颐亭”便戛然而止,必须从原路返回,寓意“返老回童”。这些景点,既有教育意义,也富文化意蕴,不愧为华西村民对我国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又如,从制度文化来说,该村设有敬老奖。一家只要有了80、90、100岁的老人,就会有奖。有100岁的老人,获奖甚多,他的直系亲属每人都有1万元的奖金。据说,该村有一位99岁的老人,一家人24小时轮流看护,最后活到100岁,这户人家有37口人,最后获得了37万元的奖金。该制度,很好地发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的稳定与和谐。

二、华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有待改革与完善的地方

当你批评一位成功人士时,你应该想想,你能否像他那样做出如此成绩。这时,你的批评就会在一个肯定对方成绩的前提下进行,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对华西模式的评价,同样应该这样做。在我看来,华西村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如果注意以下问题,可能会走得更好、更远。

其一,个性与自由度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人们能够获得尽可能大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与秉赋。这种自由,既包括物质上的自由、行动上的自由,还包括思想上的自由。诚然,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是,自由是可以比较的,自由度是可以测量的。就华西村来看,充分地发挥了集体主义的功能,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居民的相对自由与个性发展。例如,在物质上,华西村民虽然收入甚多,但可由个人支配的很少,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取出来,也不能传给下一代。华西村在处理积累与分配的问题上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按常理,企业的股东享有参与决策、享受分红、交易股权的权利,但是,华西村的普通村民没有这三项权利。又如,在行动上,华西村民的自由度相对较小。根据《村规民约》,一旦村民离开华西,或者不在村办企业工作,包括房子、奖金与分红之类的福利都将收回。村民的节假日甚少,不少村民一年到头,只有几天的假期。据说,村民出村,还需要村里批准。一个人倘若在物质上与行动上都没有自由,何谈精神自由。事实上,经济发展了,一个人的自由度应该更大了。他可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以及物质条件来发展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提升精神境界,享受幸福人生。对于一个部门、社区甚至国家来说,凝聚人心的最佳途径应该是内在的吸引力,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力。只有让人们安于此、乐于此,才能实现长久的繁荣与强盛,才是真正的发展与幸福。

其二,核心竞争力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粗放型经济能够占领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但是,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区域尤其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将核心竞争力转移到科学技术上来,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对于华西村的发展来说,同样如此。近日在华西村的一日游,我看到了该村的高科技农业生态园。但是,该村目前似乎不是以农产品作为支柱产业,那么,这个生态园仅仅具有旅游观光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名游客,我无法了解华西村今天的支柱产业是什么,生产手段与方式如何。但是,我感觉到,旅游观光倒成为华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该说,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也不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华西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不是那几个宣传图片、宣传节目与宣传景点,而是其创新精神、致富谋略及其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可以说,这些东西,通过书本文字就可以学习,不一定要让人们周折一番,亲临现场。就我来说,参观华西村之后,并没有让我对华西村的管理模式、支柱产业以及文化生活了解多少,倒是感觉华西村的宣传介绍铺开盖地。我在想,要真正发掘华西模式的价值,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去做深层次的研究,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观光游览。当然,对于华西村来说,这种宣传也许是一种策略,一种获取经济收益的策略,一种传播其管理理念的策略,一种扩大华西声誉的策略。

其三,炫富工程问题。置身华西,我感觉我被某些东西包围着。这种东西,就是那种强有力的宣传媒介与炫富工程,既让我振奋,也让我深思。例如,华西村有克隆的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城楼,甚至包括美国的国会大厦。对此,华西村的解释是,让当地人在家门边感受到华夏河山的美丽。又如,2011年,由华西村民每户出资1000万元,筹资30亿元人民币建了高达328米的“黄金酒店”,即龙希国际大酒店。对此,吴仁宝先生的解释是,这是“农村城市化”的体现,“让城里人到农村来花钱”,之所以建成328米,是因为北京最高的楼是328米,华西村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再如,一台宣传性的节目,办得与国家级别一样,其中的杂技表演,已相当高超,用吴先生的话来说,杂技体现华西的拼搏、真功夫。不管如何解释,这些景点给人的感觉就是炫富与宣传。或许华西村就是想通过制造新闻,赚取媒体关注,提高知道度,扩大旅游卖点,就像购买飞机推出“空中看华西”活动一样;或许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效应,增加其他产品的竞争力;或许还有其他意义与价值。但是,就一个着眼于为民办实事、为国作贡献的人来说,他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炒作,而是踏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服务对象获得更大的发展。如果想通过这种途径,获取更大的社会资本,谋取更大的社会平台,为国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那就另当别论了。在离开华西之际,那首歌再次在我耳边响起,让我跟着自己的思绪不自觉地唱了起来,“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

其四,民主管理体制问题。不了解人性,不配当领导干部,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一个强人为一群人创造了巨大财富,他会不由自主地要支配这些财产,甚至包括这些人,这是一种本能的驱使。何况,对权利的诉求就是人的本能。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只是传说。因此,对于华西村当前的管理模式,我深表理解。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华西村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是很困难的。作为一个最基础的行政单位,也是一个最严密的营利组织,行政权力与经营权力高度合一,并且具有世袭性,这种模式是高风险的管理模式。这也许是华西村各种矛盾的聚焦点,是华西村在新时期的发展瓶颈所在。有人说,华西村的发展,依靠特权关系与政治投机,例如,最初利用价格双轨制,倒卖钢材;有本事在人民大会堂里卖西服,而且只卖给副部长以上的干部,卖不掉,全村外来打工的人每人必须买一套;可以不通过烟草专卖局来出售自己的香烟;最高管理者随时可以自由支配几十亿的资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等等。这些,都触及到华西模式的实质,同时告诉我们,如果一旦缺少一个强人,所有的特权都将不复存在,所有的权威都将烟销风云,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其五,地方居民素质问题。参观华西村,游客获得的印象,除了景点的宣传效应外,主要便是环境的美化与工作人员的素质。从环境状况来说,华西村还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洗手间的卫生状况、某些地方的沟壑修缮、生态园里的水质(或许这里的水本身就是这种黑色)等。当然,作为一个乡村,能够拥有这样的环境,相当不错,我们的批评,就是希望华西村做得更好。从居民素质来说,我们没有接触华西村民,无法了解。但是,就我们接触的几位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游客问路时,可以更有点耐心;在帮游客指路时,语速可以放缓一点;许多工作人员的话,外地人肯定听不懂;能够把自己的高兴拿出来分享;等等。当然,这些工作人员,非常诚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事实上,如果华西村在这些细节上都做到了,那么,华西村民的素质高出整体的国民素质几十年了。

三、现代管理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

华西村富裕了,但仍有许多人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什么样的富裕才能让人们满意呢?也就是说,无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国家,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才是最为理想的呢?这是我在学习与参观华西村之后的第一个重大思考,也是华西模式带给我的最大设问。

吴仁宝有一本口述作品集,称之为《吴仁宝箴言》。该书关于“幸福”的说法,对我思考这个设问有很大帮助。吴先生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100人里面有98个人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剩下的那两个人是自己不要幸福,没办法。”“什么叫共产主义?全人类幸福就是共产主义。”“华西幸福的三条土标准是: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这三条一条也不能缺。”“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富了才是富。”事实上,华西幸福的三条土标准,所包含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其中所需要支撑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可以说,这三条标准,更多地属于方向与追求。如果真正能够与时俱进地做到这三条标准,或者说在不断朝这三标准上迈进,那么,实现这三条标准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

对于现代管理体制的具体内涵到底有哪些,这是一个大课题,在此三言两语无法道明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幸福与否就是衡量体制优劣的根本尺度。就吴先生个人来说,他肯定是非常幸福的。在华西村礼堂,他给游客作了一个报告,作为一位85岁的老人,声音哄亮、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字字珠玑、极富感染力与启发性。可见,在物质富裕与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他在华西村实现了个人潜能的最大展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成为一位幸福的老人。说句实在话,除了普通话不标准外,他的那番话句句给人鼓舞,字字让人深思。例如,他提到,在他60岁的时候,他提出要干到80岁,认为以前的有效工作太少了,后来又提出要干到85岁。此时,已经85岁了,其语气的雄浑、思维的敏捷与表达的逻辑,却仍像年青人那样,实属不易。

总之,在我看来,参观华西村的意义,在于教育与学习,而不是旅游观光。这种教育与学习的着眼点,还在于总结经验、鼓励创新。评价吴仁宝先生及其华西模式,其历史贡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此,阎维文在《好书记》这首歌中唱得好,“连总书记都说谢谢你,你为国家立下功绩。”从吴仁宝先生及其华西模式对我们的教育与学习价值而言,其正面的功绩与负面的不足同样重要,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我们思考最好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思考最佳的现代管理体制,思考全球人类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最后,向华西村民致敬,向吴仁宝先生致敬,向华西模式致敬,向华西村致敬!


[1]此话中的“保持高度一致”,或许应该改为“高度保持一致”较妥当。后者更能指向路线、方针与政策的一致。

版权所有 2011 浙江农林大学机关党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4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