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3年机关教... 10-08 
·关于召开机关、集贤学... 03-08 
·关于举办2022年机关教... 10-09 
·关于开展3•12植树节植... 03-10 
·关于举办庆祝2022年“... 02-28 
·关于举办机关与茶学院... 11-16 
·关于调整机关分工会小... 10-09 
·2021年机关(含集贤学... 06-17 
·关于机关党委“两优一... 06-09 
·关于组织机关教职工参... 05-20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前沿 >> 正文
周国模在暑期中层干部扩大会议上讲话
作者: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1-09-06 点击量:
 

抓党风 保廉政 抓落实 求实效

——在2011年暑期中层干部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校长 周国模

(2011年8月23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本次会议是中层换届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暑期中层干部扩大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实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加强党建、推进改革、提升管理、增强内涵”的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管理改革年”的各项任务,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昨天,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同志为我们作了题为《学习七一讲话 提高工作水平》的报告,六位校领导分别谈了下半年的工作思路,这些报告针对性强,很有指导意义。今天上午,四个职能部门和三个学院分别进行了工作交流,交流的内容有分析、有思考、有对比,数据详实、思路清晰,对大家了解校情、把握形势、确立努力目标很有帮助。

现在已是八月下旬,2011年已经过去大半。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我们任务完成得如何?哪些工作需要着力推进?又如何推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抓紧落实。

今天我讲三方面内容:一是简要回顾上半年工作,二是部署下半年主要任务,三是就如何抓落实提几点要求。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是“管理改革年”。上半年的工作,在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有效推进管理改革,重点抓了三件大事:

1、完成机构调整和学院重组

围绕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目标,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构改革方案。在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上半年完成了机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重组。

机关职能部门调整的重点在于转变职能、提高效率、适应转型。我们对16个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整;同时为适应学校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需要,新增设了发展战略管理处、创业处、社会合作处等3个部门。

学院调整意在进一步强化学术氛围、扩大学科容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我们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集贤学院,重组了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文·茶文化学院。成立集贤学院,是为了积极探索精英教育模式;重组两个学院,是为了更好适应学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人才需求、产业前景来看,这两个重组后的学院及其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很有生命力。省内对旅游产业十分重视,并将其作为支柱产业之一;艺术设计,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新公布的学科目录中,将“艺术”作为第13个学科门类单独划分出来。前些天我看了一份资料,资料收集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20多所名校的一些数据,这些学校学院数量的平均规模是10.5个。香港科大也只有5个学院。学院大了,容量可以更大,学术氛围可以更浓。我希望这两个重组后的学院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学院做大做强。

这次机构改革,力度大、影响大,但得到了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支持。从目前工作情况来看,运作有序,反响良好。

2、实现中层干部顺利换届

中层干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实现学校提出的战略目标,必须要一支有战斗力的中层干部队伍。本次中层干部聘任就是基于实现学校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眼于构建选人用人的长效机制,并特别体现了干部“能上能下”这一机制。通过公开竞聘,将一批有思想有活力的年轻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并形成了院长“公推直选”和群众评委参与面试评分两大亮点。本次共聘任131位中层干部其中,新提拔正处17人,副处49人。另外,一部分在中层干部岗位工作多年的同志回归到了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岗位,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本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整体平稳有序。

3、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

全员聘任的目的在于科学调配岗位、按岗设职,通过全员聘任实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项工作从今年5月份开始到7月份完成,分管理岗和教学科研岗两步进行。管理岗位共有755人次参加了461个岗位的竞争,407人进入到相应的岗位,空缺54个岗位(包括辅导员)。教学科研岗聘任方案的制定工作从去年8月份启动,之后经过多方征求意见,不断修订完善,今年7月份聘任工作正式开展。通过本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审核,最终评选出校聘高级岗位196人,院聘岗位729人。

以上是我们上半年完成的三项重要工作。这三项工作时间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总体看来,三项工作的推进平稳有序,反响良好。事实再次表明,在重大事件面前,在重要发展时刻,我们的干部、群众、老师有凝聚力、有责任心、有大局意识。

上半年在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同时,日常工作也在扎实有效地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比如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和创先争优工作等。这里我主要点两项工作,一是科研工作,一是招生工作。

科研工作。今年上半年科研工作有一些亮点,新增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2个,获得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资助1项。特别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申获32项(其中面上项目15项,青年基金17项)。去年我们还不到20项,今年突破30项,进步明显。在人文社科方面,今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校获得了10项,这也是一个突破。为推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7月10日学校成立了浙江农林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招生工作。今年我们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3520人,录取新生3570人,完成101.4%;天目学院在8个省份招本科生1620人,实际完成1630人,完成100.7%,都超额完成了任务。但是,今年招生工作也出现了新问题,生源投档线较往年有所下降,个别专业一志愿的投档率不高,这是值得大家严肃思考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学院要高度重视,要从招生宣传、考生咨询、网站建设等多方面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开学后,学校将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学校要上水平,要提升社会影响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吸引优质生源,把好生源进口关。

纵观上半年各项工作,我们基本做到了常规工作与管理改革协调并进,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都能较好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教职工呈现出良好精神风貌。我明显感觉到今年暑假期间的氛围与往年不一样,假期的概念少了、味道淡了。很多同志都在做实验、搞研究,大家过得都很“充实”。有这样的干劲,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有效向前推进。

二、下半年主要任务

下半年要围绕“聚人心、建制度、促发展”的工作主题,将工作重心从岗位聘任转移到各项任务的落实上来。昨天分管领导都谈了工作思路,这里我想再强调几点。

(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只有实实在在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才能提高社会地位,赢得社会声誉。张立钦副校长和邵千钧处长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和思路,我在这里再强调三点。

首先,张立钦副校长讲的要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的观点,我非常同意。要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从抓好“两课”着手,即:课程和课堂。课程决定传授知识的内容,课堂决定传授知识的效果。抓好“两课”,也就抓住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第二,本科教学业绩考核。前两年我校在全省的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排名是第11名,今年我们一定要力争排名靠前。业绩考核不仅仅与奖励挂钩,更重要的在于这是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一所省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指标、层层分析,找出差距、扎实推进。

第三,关于集贤学院。新成立的集贤学院,是我校对精英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尝试。现在第一届新生就要来校报到,集贤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部署、通力合作,认真研究做好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使集贤学院真正成为“精英学子集聚之地,贤达能人孕育之所”。

(二)认真制定学院规划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各二级学院规划的制定。对二级学院规划的制定:

首先,要考虑如何在“有特色、上水平”这方面做文章。规划要体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有明确的实施措施和步骤。规划的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其次,规划当中一定要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特别是要对专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和优化。

第三,做好学科规划。学校提出要把学科“做大、做强、做实、做精、做特”,究竟怎么“做”,各学院要将其具体化。

第四,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师资结构的优化。

第五,完善内部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学科管理、学生管理等。要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的学院内部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学院管理水平。

此外,各学院做规划时要多听取各学科负责人和学院教师的意见。制定规划本身就是一个凝聚人心、达成共识的过程。

(三) 有序实施“ 1030”战略

学校目前的资源非常有限,需要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一些学科。“1030”战略重点就是如何把10个手指握成两个拳头的问题,也是研究领域跨学科集成的问题。如果把“1030”实施好了,我们的学科特色就会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就能更好实现。在发展中我们要有危机感,竞争不仅仅来自农林院校,还包括其他综合性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竞争。这次我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评审,三个林科类候选项目选两个,最后林业院校一个都没有获得。在国家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林业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他综合性大学也可以凭借在相关研究领域的优势进行交叉研究和申报,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我们一定要集中资源和优势,加快发展,通过抓紧实施“1030”战略重点,努力将学科优势、学术成果转化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资本,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实施“1030”战略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有序推进原则。这里的“序”不是指“顺序”,而是指“秩序”。十大领域不可能同时上马、同步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是最明智的选择。坚持有序推进,才能保证质量。

二是高起点建设原则。科技处提出的每个战略重点要实现“五个一”的建设目标,即“一个国家级人才、一个国家级平台、一个国家级成果、一个创业型基地、一个国际化论坛”,思路非常好。“五个一”的核心问题是人,也就是高层次人才有没有。人有了,项目有了,那怕平台没有,照样可以做出成果。高水平人才的有无是决定这个中心能不能建成的首要问题、核心问题。

(四)扎实抓好天目学院规范设置建设

按照教育部26号令的要求,明年年底天目学院要接受教育部考察验收。8月8日学校与诸暨市政府正式签订了合作举办天目学院的协议,现在离明年评估只剩一年多,离2013年新生入学才两年,时间非常紧迫。当下,学校将立即成立专门机构着手开展相关工作,并尽快开展项目论证、设计与规划等工作。天目学院要认真做好教育部考察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立足诸暨产业发展特点,着手做好学院发展规划的制定与专业设置调整的调研。学工部要开始思考如何做好迁建之后的招生宣传等工作。诸暨地处浙江省中部,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战略点,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布局非常有利。我们要把握机遇,全力做好合作办学的各项工作。

(五)着力抓好学科建设

今年省本科院校书记、校长读书会的主题就是学科建设。关于学科建设我主要讲两方面问题:

第一,国家宏观政策层面。教育部学位办新颁布了《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目录》,一级学科从89个增加到110个,二级学科权限下放,由单位自己组织评审、上报备案。针对二级学科权限下放这个新问题,我们要学会去思考。我看了一下资料,从1981年到2011年总共有5次学科调整,总体趋势是一级学科越来越多,二级学科越来越少。1981年,一级学科60个,二级学科666个;1983年,一级学科63个,二级学科638个;1990年,一级学科72个,二级学科591个;1997年,一级学科88个,二级学科382个;到今年,一级学科上升到110个,二级学科全部放开。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首先就是要适应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学科设置;第二就是要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以便学校更主动地调整学科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比如我们的林学二级学科现有7个,我们是维持原状还是争取更多?或是考虑通过学科重组和交叉来实现综合?目前大学之间的综合竞争并不倾向于二级学科的比较,我们不能一味地增设二级学科,否则二级学科发展资源短缺和优势缺乏的问题会更加剧,不利于学科做大做强。二级学科的建立要与学校本科专业的设置紧密结合。

第二,学科建设具体工作任务。下半年,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做好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分省级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省人文社科基地三个层次,建设250个省级重点学科。研究生处和有关学科要认真研究相关文件政策,做好申报各项工作,力争省部级重点学科数量有所增加。

此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积极争取博士点授予权。这个暑假,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在张立钦副校长的带领下做了大量工作。暑假期间,我在走访有关学院、学科和实验室时发现,在研究生处的牵头下,农学院、林生院、环资院都在积极准备申报的相关材料。我与大家一起研讨时,大家都认为很难,但希望还是有的。就像当时我们升格大学也是很难,后来我们通过创新思路积极争取,最终成功了。针对这次申报博士点,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省教育厅都非常支持,我们要迎难而上、树立信心、敢闯新路。

(六)重点抓好科研工作

今年科研经费目标是1亿元,现在已经是8月份,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科研经费到底怎么来?通过上半年的岗位聘任,各个学院的高级岗以及所占资源大家都一目了然。现在各个学院的任务已经分解下去了,个人的任务也要进行细分,必须拿出相应的“产值”。之前提出的“抓两头”我认为非常好,一头抓国家级课题,一头抓基层课题;一头抓学科带头人,一头抓青年教师。 1亿元的经费光靠省里这一层面是拿不到的,一定要从国家级层面和地方基层一起争取。争取1亿元经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是反映一个学校整体师资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问题。假如将这1亿元进行四六开:向省里和国家争取6000万,向地方争取4000万。那么,6000万中,我们向省里争取1000多万,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有1000多万,其他的4000万从哪里来?这就要从大项目来。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个面上项目是60万左右,重点项目300万左右,重大项目2000万左右。我们要是有2个重大项目,4000万就有了。因此,在岗位聘任之后,我们一定要抓落实,分解和细化相关工作。另外还要走基层路线,做好社会服务,抓好横向项目。要培养与引进一些“上得了北京、下得了基层”的人。

(七)稳步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上半年学校专门召开了一次国际交流与合作会议,会议开得非常好。关于推进教育国际化,有两件事是我们目前必须要抓的。第一,签约项目的落实。目前与我们签约的项目较多,但项目落实还不够。在招生咨询时很多考生及家长都会问:“到你们学校读书能否有出国学习的机会?”可见,中外合作办学对于吸引考生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教师国际化。浙江省向国家留学基金委争取到每年500万经费,浙江省再出500万,每年1000万经费用于资助高校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但是我校青年教师申报的积极性并不高,与兄弟院校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教师不出国学习,外语水平不跟上,教育国际化就无从谈起。希望各学院一定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引导和发动,加强对他们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也就赢得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八)精心筹备教代会

教代会是广大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和制度,是学校保障民主决策的主要途径。下半年学校将召开八届一次教代会,有关部门要提前准备,精心组织,扎实做好会议各项筹备工作。

这里,我还想重点提两项工作,也是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人才和管理。学校要发展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第一是好的思路和规划,第二是好的人才队伍,第三是好的管理体制与机制。抓住这三个方面,学校的发展就不会有大问题。目前我们的规划已经有了,接下去就要抓人才和管理。

第一,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处已经拿出了详实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一些问题。经过这次岗位聘任,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很多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有些学院的部分高级岗位因无人符合条件而落空。针对这个情况,学院要仔细分析、剖析原因,要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我要对大家强调的一点是,学校发展一定要靠师资。如果没有好的师资,想把学校建好、学院搞好,那是很难的。在座的哪个学院不想在《Natural》、《Science》发文章,哪个学院不想拿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家都想拿,但是没有高水平的师资,这些都实现不了。师资队伍建设仅靠数量堆积是不够的,就好比100篇一般的SCI不能抵一篇《Natural》。所以,领军人物和后备青年队伍一定要好好抓。

第二,提升管理水平。事业要发展,一靠人来推进,二靠管理来增效。

一是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制度具有根本性。只有在完善的制度监督制约下,才能实现管理的提能增效。一方面,好的经验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另一方面,要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有效机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通过开会来落实,而是要用制度来保障。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通过抓制度建设形成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制度导向,提高行政透明度、公信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提高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水平,调动师生员工投身学校建设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二是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特别是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校园,实现现实校园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学研究、提升服务水平。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等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大势所趋、必由之路。信息化建设做好了,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行政效能。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一项很重要的职责是,负责学校“信息化校园”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维护。现在规划基本确定了,全校师生迫切期待着信息化校园建设尽快开展起来,并取得实效。此外,机关信息化需求度比较高的几个部门,比如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等,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作出表率,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积极探索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抓落实 促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在本次会议学习材料里,也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键在于抓落实》的文章:“我们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现在的关键就在于落实。”我们学校也一样,只有落实才能把“知”变为“行”,把理论变为实践,把愿景变为实景,把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战略目标变成建设成果。大家都说我们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好,那么怎么落实?到底能不能认真抓,敢不敢抓,这也体现干部的作风问题、能力问题、素质问题,也是干部有没有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

因此,下半年我们工作方针就三个字:抓落实。要用务实的作风、过硬的素质、完善的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一)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

工作落实、计划落实,关键要在干中落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落实,就是要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事情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努力做到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圆满。有人碰到困难就找理由,有人碰到困难就找方法。这其实就是反映干部的作风问题。

领导干部抓落实,一是要有时效意识。该干的工作就抓紧干、坚决干,像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天目学院规范设置工作,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是必须做的,而且是要立即做的。早一天做好,就可能多一点先机,我们的工作就更主动。要珍惜每一天时间,抢抓每一个机遇,保证各项任务及时完成,坚决克服说而不做、决而不行、抓而不紧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有成本意识。也就是要勤俭持家、集约发展。农林大学还不富裕,我们的各方面资源还很紧张,党员干部在抓落实时要有成本概念,养成高效率、快节奏、低成本的工作作风。通过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的方法和技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以过硬素质抓落实

抓落实既是一种作风,更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想不想抓落实,反映的是精神状态问题、工作作风问题;会不会抓落实,反映的就是业务素质问题、工作能力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提高素质,才能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真正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要增强把握规律的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靠头脑发热和想当然办事。

二是要增强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的能力。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重点难点和关乎全局的关键环节。当前我们的战略重点就是“1030”工程。要以“1030”战略重点的实施作为创新发展的切入点,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学科前沿,凝练方向,整合资源,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学校上层次、上水平,实现学校转型。

三是要增强敢于担当的能力。领导干部既要履行领导和指导职责,又要起好表率作用。要求群众干的,自己要率先示范。更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看准了的事,就要敢于抓,敢于碰硬,并一抓到底。

(三)以完善的机制抓落实

第一,完善责任机制。任务明确以后,下面就是要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机关党委、战略管理部门要制定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责任机制。要按照“事前建账、事中查账、事后结账”的方法,逐一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岗、具体到人,形成层层负责、人人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以责任制促落实、见成效。

第二,完善督查机制。要按照“有安排部署、有督促检查、有调研反馈”的要求,建立完善抓落实的督促制度。尤其要注意对大事、要事、难事、急事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显成效。我们在“创先争优”中创新的督诺制,就是完善督促机制在具体工作中一次有益的尝试,一个成功的范例。

最后,我想引用习近平同志《关键在于落实》重要讲话里的一段话:“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每一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评价一个干部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看他做得怎么样。”我希望在座的干部要把抓落实的事情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必须坚持以务实的作风为基础,以过硬的素质为动力,以完善的机制为保障,敢于扬弃、敢于超越、敢于突破,开拓创新抓落实、与时俱进抓落实,实现发展内涵的新拓展、发展境界的新提升、发展水平的新飞跃,最终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2011 浙江农林大学机关党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43688